本報記者 常豔軍日前,迷你倉 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在信托業年會上提出了完善信托業治理體系的八項機制, 並希望信托業以信立市, 以信承托, 通過這八項機制來實現長效發展。產品登記機制、 分類經營機制、 資本約束機制、 恢複與處置機制、 行業穩定機制……在信托業資產規模突破10萬億元之後, 監管部門正謀求信托業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有多大本事就讓做多少事應該說, 隨著信托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 關注度提高的同時其影響力也在擴大。目前看, 信托業中出現到期清算問題的項目占比很低, 整體上出現系統性、 區域性風險的可能不大, 但個體行業和個體項目的風險仍不可忽視。用益信托工作室負責人李晹表示,前幾年年均50%的增長, 讓信托受托資產規模不斷攀上台階, 在突破10萬億元之後, 基於外部的競爭以及內部存在的問題, 信托業發展面臨 “拐點”, 信托業也需要更為深入的監管引導。從信托公司來說, 分類經營機制相當重要。一位信托公司人士認為, 分類經營、 分類監管或許對信托公司影響最大,這會使得信托公司的分化更加明顯。中建投信托研究員王苗軍認為, 八項機制的提出, 對信托公司最大的挑戰在於未來信托業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在分類經營機制的帶動下, 公司治理狀況、 風險管理水平、 人才團隊建設和軟硬件支撐等情況將決定信托公司未來的生存空間。” 他說, 在這種背景下, 信托公司的制度優勢已不能滿足信托公司的生存需求。“信托公司未來的發展必須建立在自身的經營能力之上。”在楊家才的闡述中, 分類經營機制的基本出發點是, 有多大本事就讓做多少事, 促進差異化、 特色化發展, 讓人盡其能、 物盡其用, 實行分級管理、 分類經營,同時建立升降級制度。避免 “一人生病, 全家吃藥”不同資質的信托公司將與不同的業務範圍相對應。“分類經營機制會使得信托公司整體結構板塊更清晰, 信托公司將只能從事與自身實力相匹配的業務, 一些實力弱、內控不完善、 風控能力差的信托公司將可能只mini storage夠從事基本業務, 其發展規模和速度將受到制約。” 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說, 也可以避免 “一人生病,全家吃藥” 的負面情況。如果分類經營機制推出, 看上去會使規模較大、 業績靠前的信托公司贏得發展先機。但真實的邏輯是,“因為這些信托公司本身具有良好的資產管理能力、 風險控制能力以及人才儲備等先發優勢, 才獲得了發展先機。” 王苗軍說。八項機制的提出對信托公司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就是發展必須建立在風險可測、 可控和可承受的基礎上。王苗軍表示, 這八項機制中, 建立和完善信托產品登記機制是業內期盼已久的, 對信托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也將更為直接和明顯。而建立信托行業穩定機制等具有較強前瞻性。“過去信托公司發行產品, 除個別創新產品外, 基本實行報備制。” 邢成表示, 產品登記機制或將明確監管部門對信托公司發行產品實行分層監管, 即信托公司的產品將按照審批、 報備、 公示不同層級加以監管, 使得信托公司產品的發行和監管更加規範和嚴謹, 一定意義上提高了信托公司產品發行的門檻, 從而督促信托公司對產品的開發、 設計和發行更加盡職盡責。避免多米諾骨牌效應而在保險已有了保險保障基金, 證券有了投資者保護基金, 銀行也在醞釀存款保險基金的背景下, 信托業也可以探索建立一個 “信托穩定基金”。“行業穩定機制的提出不僅是與國際風險緩釋機制對接的重要舉措, 也可以在防範信托公司個體、 個案風險引發行業風險以及系統性、 區域性風險中起到重要作用。” 邢成說, 一旦個體或個案出現問題,通過穩定基金的救助和接盤, 避免了多米諾骨牌效應。當然被救助和接盤的信托公司可能會在事後付出相當的成本和代價, 面臨一系列的整改措施。目前, 信托公司還存在熱點驅動, 一哄而上的現象。“在未來新的監管機制下,信托公司需要著眼于長遠制定公司的戰略發展規劃, 由外延式、 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向內涵式、 精細化、 專業化、 高附加值的業務模式轉型。” 邢成表示。self storage
- Jan 02 Thu 2014 09:26
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日前提出完善信托業治理的八項機制—— 分類經營能否搞好信托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