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迷利倉借著“天兔”的威風,中國最高規格的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在經濟特區深圳終於圓滿地落下了帷幕。為期3天的展會匯聚了國內外最具影響力的公益領袖,也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大規模。據官方公佈的數據,此次參展的N G O(非政府組織)達到629家,比上屆的260家激增近1.5倍。主辦方共舉行了12場專題研討會、5場發佈會、5 0場互動沙龍和36場公益體驗活動。現場簽約對接的重大項目多達5 0個,對接簽約金額逾17 .08億元。不過,在中國官方與民間組織互動性不斷增強的同時,來自公�的參與則顯得十分微弱。記者在現場看到,絕大部分參觀者皆為公益圈內人士,鮮有好奇的市民主動前來一探究竟,看起來更像是一出圈內人自導自演的戲。如何告別這種“自娛自樂”的現象,提高公�參與度?主辦方稱,明年將進一步放權給社會,讓有能力和專業機構承擔更多責任,同時根據公�的需求,設計更有針對性的體驗性項目。現場直擊“給綠中國生態公益展區”最搶眼占地1500平方米,由知名設計師韓家英親自操刀,運用破木板等大量廢棄材料製作而成的“給綠中國生態公益展區”創造了本屆展覽之最———包括商業展覽在內史上最大最開放的展區,慈展會最多互動最留得住小孩子的地方,布展最無噪音無PM 2.5和PM 10……展區以白色為主要基調,由濕地保護、荒漠化防治與草原保護、三江源保護、汙染防治與節能減排、垃圾分類減量、綠色生活、企業環保項目、環境等領域資助機構等大型主題展位構成。每個主題展位集中展示該議題的背景和在中國環境保護事業中重要性,全國各地在該議題上有突出貢獻和成績的環保組織或企業均可在此展示他們的項目和機構,以方便觀�參觀和同行交流。與此同時,生態公益展區內還將為參展機構提供1個“魅力影像館”和1個“動態交流區”的公共場地支持,為環保組織以視聽多媒體方式展示工作、與公�和媒體互動提供條件。搶眼的設計看上去花費不菲,令不少參觀者頻頻感慨,主辦方SE E (阿拉善基金會)和M C F(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果然“財大氣粗”!“壹基金藍色體驗館”最有愛壹基金作為深圳市的一張慈善名片,在本屆慈展會上有多個展位。不過特色最突出的還要屬偏安一隅的藍色體驗館。該館的設計理念以“聲音”、“遇見”、“體驗”、“行動”四個關鍵詞為主線展開,通過傳聲筒、自畫像、明信片、可樂昵稱瓶、真人圖書館、公益影像等各種體驗方式,倡導對特殊孩子的理解、接納和包容,讓公�感受到參與公益的快樂。來自“海洋天堂”計劃的合作機構帶來的表演和沙龍,亦吸引了不少人群。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為了籌備本次活動,幾名策展人還特意跑去廣州參觀了“海上兒童藝術大展”。現場的不少電子設備和材料均是向廣州市少年宮租借,再加上可口可樂等企業贊助,“實際成本遠沒有想象中高”。“西部陽光留守兒童體驗館”最神秘“被遺忘的角落”留守兒童體驗館可以說是本屆慈展會上最神秘的去處了。所有參觀者都要先排一個長龍,輪候近10分鐘才能魚貫而入。整個體驗館被設計成一個封閉式的“木盒子”。走進去,先是一個異樣的房間,左邊是城市兒童的裝修精美的臥室,右邊則是留守孩子貧窮簡陋的小床。再往前走則是一條黑暗的小道,幾個拐角處的牆壁上掛著液晶屏,分別播放著留守孩子的真實故事。出口處,借著昏暗的燈光,還能看見孩子們用稚嫩的字體寫著最想對父母說的話。整個體驗過程既壓抑,又令人感動。據悉,體驗館的創意來自北京西部陽光基金會,而空間設計和製造搭建則交給了經驗豐富的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整場花費僅為2.5萬元,堪稱性價比最高。記者觀察會場內外從深圳市會展中心二樓入口處向下俯視,可以看到在幾千平方米的大展廳里,近千個攤位鋪陳開來,其間熙熙攘攘人來人往。每個攤位的“標配”是一處五六平方米的攤位,兩張桌子,一個插頭。每個公益組織補貼3000元,如果按“標配”運營,基本可以滿足參展需求。展會中央位置,是來自企業和各地市的攤位。這些攤位占地都不小,有汽車企業甚至把一輛小汽車搬到攤位上來。但其宣傳內容略顯單一,只是印了些宣傳單張。壹基金的攤位占地有1000多平方米,裝置成救災帳篷形狀,分為體驗館、宣傳區,現場還有可口可樂公司提供的可以印上每個人名字的可樂,在此排隊的人最多時綿延十來米。對於�多草根組織而言,這樣的“高富帥”展位只能是奢望了。草根機構的攤位被安排在會場外圍,統一定制的展板和裝飾,讓這些攤位如一格格蜂巢,辨識度很低。整個慈展會3天,十幾場論壇研討會,50多場沙龍,還有各種體驗活動,將展會時間表排得滿滿的。可還是有不少N G O抱怨,來攤位咨詢的都是“圈內同行”,普通市民和企業對此瞭解甚少。有的攤位花費不菲,但效果卻不如預期。熱鬧總在展會之外。在展會之前,騰訊公益建了一個“慈展會”微信群,幾天就加上了180多人,每天以“刷屏”的節奏聊上數百條信息,內容不外乎各種約飯聚會。有人開玩笑稱:“這是公益圈內最大的網友線下見面會。”第一天展會剛結束,就有一幫人迫不及待地離開,跳上一輛駛向了深圳灣“春蠶”體育中心的大巴。傍晚,他們在這裡進行了慈展會第一場線下活動———“公益足球賽”。會場內的人守攤覺得悶,會場外卻有人為進不了場大聲呼喊。進不了場的同性戀親友會本來把宣傳資料“掛靠”在一個攤位上,但卻被要求收起來,理由是“沒有註冊”。“有幾家沒有註冊的機構也申請成功了,而同性戀領域的機構申請都是石沉大海?”親友會執行主任阿強就此寫了一篇《警惕公益圈內的歧視問題》,大聲疾呼。但慈展會組委會遲遲沒有給出解釋。3天的慈展會落幕,就像趕了一場熱鬧的集會。一場“天兔”颱風,給展會的熱潮降降溫,挺好。獨家對話“今後會更加放權給社會”去年7月,首屆慈展會在深圳閉幕時,壹基金贈與組委會一隻透明的蝴蝶,寓意透明慈善的蝴蝶效應。今年,慈展會組委會將這只蝴蝶定為了第二屆慈展會的吉祥物“善善”,期望掀起全民慈善的“蝴蝶效應”。盛會背後,“善善”帶來的效應如何?會後,它又將飛向何方?在慈展會閉幕當天,南都記者專訪了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長侯伊莎。南都記者:與首屆相比,第二屆慈展會呈現了哪些新特點?侯伊莎:我認為本屆慈展會主題“慈善,讓中國更美麗”主題很好。十八大提出“中國夢”,我們認為最美的夢是慈善,為了有形象表達,我們向社會征集推出了蝴蝶“善善”。蝴蝶效應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通過信息、人流、資源交流和融合達到慈善事業發展的更高水平。第二個特點是更專業,我們提供專業的手段、工具和專業素質才能把慈善做得更有效。另外,這屆慈展會社會化程度較高,不只是政府資金社會化,更重要是聚集了民智民慧。南都記者:你認為本屆慈展會的成效如何?侯伊莎:交易量超過我們的預期,對接簽約金額高達17.08億元,交易量3天內增加6個多億,無論是質量和數量都是一次飛躍,這意味著一大批社會組織會成長起來。我們認為慈展會作為交易平台,其功能很多,既是“孵化池”,也是“實驗室”和“傳播器”。我們可以看到各個領域發展狀況,業界最新動態和趨向。慈善和其他行業一樣,信息源很重要,信息對稱是社會組織發展的重要資源。南都記者:我們注意到本屆慈展會也增設了不少體驗館和創新板塊。侯伊莎:本屆慈展會的表現方式和手段比較現代,比如增設慈善項目的體驗館,根據某一類人群的需求結合現代技術自存倉段增加公�體驗。金融創意板塊看上去跟慈善沒關係,但現在慈善也可以通過信托讓善款升值,銀行監督委員會審核還能幫助慈善機構做到信息透明公開,金融慈善為經營慈善提供了現代化的手段和工具。南都記者:慈展會外圍有一些草根組織沒有獲得參展資格,認為慈展會對草根組織的支持度不夠,您怎麼看?侯伊莎:實際上本次慈展會政府撥付的一半資金都用來補貼草根組織,補貼從去年的40多萬增加到今年的70多萬,參加的草根組織數量也比去年增長142%。只可惜這個實驗室太小,有更多草根組織希望提供支持能參與,我們希望做強做大之後能連鎖經營,並常態化運營。大量項目還會在會後提交“網上慈展會”,我們還希望能跟社會多聯動,做常態化社會捐贈。如果社會支持更大,我們的實驗室也會更大。南都記者:你覺得本屆慈展會還有哪些方面是可改進的?侯伊莎:我認為體驗性還不夠,舉辦者本身也不夠專業,我們都是政府行政人員,本身也有其他工作,希望第三屆開始社會化程度更大一些,將更多專業事務交由專業人員承辦。今年我們走了半步,8個展區和若干活動按照“誰承辦、誰負責、誰策劃、誰招展、誰公開”的原則辦。今後會更加放權給社會,讓有能力和專業機構承擔更多責任,社會參與度高才能更受社會歡迎。慈展會本身也是源自民間,最初是恩派在做,第三屆會根據公�的需求針對性更強。此外第三屆會有相關制度,進一步做到規範化和社會化,政府和社會制度的角色會明晰,慈展會作為正能量的孵化基地,希望讓更多對社會建設有作為的人加入。論壇拾遺國際專家談慈善:創新助力社會建設相對於歐美國家慈善事業的百年曆史,中國現代慈善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這離不開國際經驗的湧入。9月21日,本屆慈展會特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了“國際合作和港澳台展區研討會”。這次會議由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組委會統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合發起,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承辦,南都全媒體集群、中國財富共同主辦。來自國內外著名公益機構、優秀外資企業的公益領袖集聚一堂,以“創新慈善發展,助力社會建設”為主題,圍繞“新科技對慈善模式的影響”、“社會建設的企業之道”、“慈善法治環境和慈善組織運行機制”三大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智慧慈善”已成趨勢會上,SA P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孫小群分享了該公司利用商務智能軟件,幫助中國的非盈利部門實現物流、資金流透明化、專業化的經驗。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高級項目官SebastianM ajew ski提出:“‘智慧慈善’在中國已經出現了非常好的發展勢頭。”他認為原因有二,其一是包括騰訊、百度、新浪、阿里巴巴等企業在內的數字行業已經在以成立聯盟的方式,同心同德攜手促進慈善事業的發展。其二則是中國的年青一代在線上線下的公益活動中展現出了無比的熱情和行動力。他同時指出,“新媒體本身並不是解決挑戰的答案,它只是一個技術手段,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國際對話才能更好地解決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創新就發生在商業和非營利組織之間”談到企業如何進行社會建設時,全球最大的社會企業組織A SH O K A (愛創家)受邀在此次會議上發言。該機構總裁助理A m yN eugebaver表示:“商業和非營利組織之間的聯繫非常重要,這裡就是創新所發生的地方。我們要做的就是為當今世界最緊迫的社會問題提供解決和改變的方案。”成立30餘年來,愛創家共在全世界70多個國家,投資了1.45億美元,目前正在把觸角伸向中國。宜信公司企業文化與CSR中心總監徐秀玲則認為,很多慈善的項目本身就是社會創新的試驗田,等它成功以後就是一個商業項目,甚至是一個企業。“當我們在探索新的項目、新的領域時,可以用社會需求的方式去創新。”一線企業論公益:要有利益邏輯 同是做公益,當民間組織在進行道德感召時,企業則搭起了五花八門的商業模式。9月22日一場名為“以商業智慧促社會創新”的論壇,因匯聚了英特爾、騰訊、匯豐、安利等十數位一線企業的CSR經理而備受關注,各方都關心:手握資源的經理們打算怎樣做公益?企業欲造“公益生態圈”如今,一線企業做公益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捐贈,他們希望通過企業的資本輸出改善公益界的生態圈,英特爾公司將之稱為C SR的“3.0階段”。該公司中國區執行董事戈峻說:“我們著力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推動跨界合作,建立社會創新的生態圈,共同解決社會問題。”在英特爾看來,未來的企業公民,不能只單純考慮股東的回報,還要顧及其他的相關利益方。“更多地考慮其他的相關利益者,反而更能引發股東的關注和長遠的回報。”為此,英特爾在5年前發起了“新世界公益創新計劃”,就優秀公益項目的評選、獎勵、推廣開展了系列工作,並為公益圈跨界合作機制的建設、信息化能力的培養出力。並非只有英特爾一家企業在“生態圈”上著力,騰訊、匯豐銀行等也推出相似的培育計劃。在今年的慈展會上,騰訊公司高調展示了它的“微愛計劃”———一套面向公益組織發展的“立體成長體系”。公益背後是利益邏輯?“我希望和大家講一講心裡話,可能你會覺得比較功利,但如果我們不從這些方面去考慮,那我會懷疑未來的發展是不是在一個適合操作的方向上。”這是安利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匡冀南的開場白,然後他開始談公益項目背後的利益邏輯,他以安利的“春苗廚房計劃”為例,拋出了“商業上的思路,就是一切的選擇,都基於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分析”的觀點,最終實現多方共贏的目標。活動集錦《中國網絡捐贈研究報告》首發廣東人最有公益心,香港人最慷慨?22日在慈展會上首發的《中國網絡捐贈研究報告》如是說。據“大數據”統計,廣東參與網絡捐贈的人數占全國15%,幾乎是北京和上海的兩倍,而香港雖然參與者較少,但人均捐贈金額卻高達339元。報告發現,女性是淘寶公益網店的核心消費人群,占總消費者的61.40%,而且30元以上的捐贈者中女性均多于男性。不過,在二次捐贈中,男人就比女性多了。據調查,“80後”是網絡捐贈的主體,超過了總體網絡捐贈者的一半,遠超“90後”,更是“70前”的近12倍。這一結果的出現,恐怕與“80後”對網絡的普及程度較高有關。公益項目資助新平台“發現新公益”�動23日,由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鳳凰衛視主辦,鳳凰網、南都全媒體集群、21C N等媒體支持的公益中國·特別節目“發現新公益”N G O支持計劃正式�動。據悉,該計劃對公益項目的資助金總額將不少于160萬,其中最終勝出的項目獲得的資助金將不少于65萬元。自7月26日該項目公開征集報名以來,已接到有效報名申請超過140份,由專家評委會評審出12個入圍項目將參與淘汰賽節目錄製。從10∼12月,“公益中國”欄目每周六晚上7點-8點黃金時段將全程播出活動情況,用鏡頭為觀�講述公益項目從策劃到執行、層層晉級贏取項目資金的全過程。企業助婦女組織建公益基金幫扶婦女在剛剛結束的慈展會上,洋酒集團帝亞吉歐與陝西省西鄉縣婦女發展協會正式簽約,向其捐贈50萬人民幣作為永久性小額貸款基金,並提供創新金融和綜合扶貧咨詢服務。位於陝西省南部的西鄉縣,貧困婦女達9萬多人。西鄉縣婦女發展協會希望通過持續的小額貸款和能力建設培訓等方法,幫助其自食其力。統籌:南都記者 周執採寫:南都記者 周執 黎宇琳 鈕小雪 邢曉雯 實習生 徐會壇 趙靜雯 金秋怡mini storag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iddy7 的頭像
    miniddy7

    miniddy7的部落格

    miniddy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